烈日下的工地上,工人們揮汗如雨,鐵鍬翻飛間混凝土被迅速鋪平,振動棒嗡嗡作響壓實路基,小型壓路機在邊角處來回碾壓,將新生村一條坑洼的土路一寸寸覆蓋為灰白色的水泥路面。汗水浸透的衣服緊貼脊背,但他們手上的動作絲毫未停——這是華陽街道2025年農村道路維修改造工程的施工現場縮影。
為切實解決村民出行難題,今年,華陽街道統籌推進8個行政村農路新建、提檔升級與破損修復工程。通過入戶走訪與12345熱線梳理訴求,結合現場勘查及風險評估,街道將南亭、云塘、新生等村的部分農路納入年度計劃,總投資約274萬元。根據方案,工程涵蓋新建農路0.96公里、提檔升級3.65公里、維修路面1800平方米,重點實施混凝土澆筑修補、瀝青攤鋪及排水系統完善等任務。
“目前,新生、南亭村已經進場施工,吉里、下甸、趙塘村農路提檔升級工程已經發布招標公告,其余工程正按計劃有序推進。”街道工作人員說道。
“以前這條路到處是坑,騎車送孫子上學總怕摔跤,現在水泥路修到家門口,心里踏實多了!”南亭村村民李大爺望著新硬化的路面連連稱贊。
一條條農路的蛻變,正成為鄉村振興的“血脈通道”。下一步,街道將持續建好“出村路”“田間路”“斷頭路”等路段不長、百姓急盼的鄉村公路,提升農村路網的承載力和通達率,構建農業豐收的“快速通道”、鄉村繁榮的“毛細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