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句容:傳承弘揚非遺藝術 推動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近日,江蘇省鎮江市公布了一批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句容三臺閣花船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成功入選。

資料圖
三臺閣花船源于江蘇省句容地區,花船表演活動主要分布于句容南部的茅山、袁巷、磨盤、天王、后白、葛村,以及西部的郭莊、赤山湖、開發區等鄉鎮和社區,是一項歷史悠久、傳統底蘊深厚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花船作為一種集傳統舞蹈、民間小調于一體的藝術形式,以其獨特的表演方式和精美的服裝服飾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三臺閣花船在長期的傳承發展過程中,不僅保留了傳統藝術的精髓,還不斷吸收現代元素,使之更加適應現代審美需求。
在表演形式上,花船以傳統舞蹈為基礎,結合戲曲唱腔和民間音樂,呈現出一種歡快、熱烈的氛圍。在裝飾方面,花船采用精美的彩繪和華麗的裝飾物,使其外觀更加精美,引人注目。此外,花船的表演內容也豐富多彩,既有傳統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也有反映現實生活和社會變遷的題材,使觀眾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郁的地方文化氣息。
此次入選鎮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意味著三臺閣花船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得到進一步認可和傳承。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三臺閣花船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三臺閣花船隊將繼續加大對傳承人的培養力度,鼓勵年輕人學習并繼承這一技藝,加強對外宣傳和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愛三臺閣花船。同時,三臺閣花船隊將繼續在各大節日節點舉辦展示活動,為傳承人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推動三臺閣花船藝術創新發展。

資料圖
近年來,江蘇句容經濟開發區(黃梅街道)在物質文明大步躍升的同時,不斷探索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新路徑,尤其是在非遺項目的傳承、申報和推廣工作上成果喜人。在原有的鎮江市非遺項目后莘村花岸龍燈的基礎上,區(街道)先后又新增河橋花燈和三臺閣花船兩個非遺項目,非遺傳承人5個。通過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等舉措,拓寬非遺傳承途徑,不僅保護弘揚了傳統文化,還在助力百姓增收致富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助推全市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來源:“學習強國”鎮江學習平臺編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