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今年10月13日是第33個國際減災日,主題為“早預警、早行動”,強調在全球變暖導致極端天氣頻發和災害風險日益復雜的狀況下,建立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災害風險治理模式,著力構建災害隱患早發現、快處置的應急機制,提高全社會災害風險治理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做好今年國際減災日各項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突出“早預警、早行動”主題,積極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防災減災救災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早預警、早行動”主題,激發社會組織、基層自治組織、城鄉居民群眾等各類社會主體參與防災減災積極性,組織推動今年國際減災日各項活動有序開展。要廣泛動員,積極引導社會各界主動參與各類災害事故風險群防群治,推動構建多元參與的防災減災救災新格局。
二、健全信息共享機制,著力提升災害風險監測預警水平
各有關成員單位要充分利用本部門的監測站網和技術手段,突出重點區域和強對流天氣等突發性災害動態監測,不斷提高災害監測精細化和精準化水平。要持續推進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全面摸清風險底數,完善綜合減災區劃,加強系統風險研判,夯實全社會防災減災基礎,實現風險管控精準。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轄區內監測預警工作統籌,強化與氣象、水利、自規、住建、農業農村等重點涉災部門溝通協調,完善監測預警信息共享機制,及時組織會商研判,提高防范和應對災害綜合風險能力。
三、堅持群防群治,筑牢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通過落實各項支持措施,搭建服務協調、信息導向的平臺,積極鼓勵引導各類社會力量開展災害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報送、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和應急演練等工作。要加強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健全應急管理組織體系,深入開展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完善各類應急預案,組織群眾參與災害風險網格化管理,提高災害風險治理能力。
四、加強統籌協調,扎實做好當前災害防范應對工作
今年我市干旱持續時間長,江河湖庫水位偏低。防災減災救災形勢嚴峻復雜。當前,黨的二十大安全防范工作已進入關鍵期,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時刻繃緊神經,緊盯每一次重大災害天氣過程會商研判,緊盯山洪地質災害等薄弱環節,緊盯火災隱患排查和野外火源管控,緊盯高危領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層層壓實責任,加強值班值守,全力以赴做好各類災害事故防范應對工作,堅決防止群死群傷災害事故發生,同時統籌做好災區群眾冬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安全溫暖過冬,盡最大努力把各種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成災之前,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句容市減災委員會辦公室
2022年10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