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后,不少辦公桌椅、電子設備閑置在倉庫;如今通過公物倉調劑,這些‘沉睡資產’又派上了大用場!”日前,市統計局的工作人員在收到公物倉調撥的45件辦公桌椅后,對這一資產盤活模式贊不絕口。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市機關服務中心積極推進公物倉建設,通過集中管理、統籌調劑、循環共用、統一處置,讓國有資產從“閑置存量”轉化為“發展增量”。
實體虛擬雙軌并行,筑牢資產共享基石。2024年11月14日,市行政事業單位公物倉正式啟動試運行,標志著我市國有資產集約化管理邁出關鍵一步。機關服務中心首先在“摸清家底”上發力,深入各單位排查閑置資產,隨后打造了總面積約300平方米的實體公物倉。倉庫內按資產類別科學劃分區域,桌椅、沙發等辦公用品與電腦、打印機等電子設備分區擺放,既能滿足直接調劑需求,也為待修復資產提供了臨時存放空間。
與此同時,該中心依托“江蘇省行政事業單位公物倉平臺”,搭建虛擬公物倉,實時歸集資產信息,在線上對資產入倉、在倉資產管理、資產出倉等進行全流程管理。截至今年10月底,公物倉累計入倉各類辦公設備和電子設備376件,資產總值達28萬元,實現了“實體倉儲貨、虛擬倉管賬”的高效管理模式,讓每一件資產都“有跡可循、有據可查”。
“共享共用”是公物倉的核心理念,也是破解資產閑置與短缺矛盾的關鍵。針對機構改革、單位搬遷后產生的大量閑置資產,市機關服務中心將其統一納入公物倉管理,變“靜態閑置”為“動態利用”,為有需求的單位提供精準調劑服務。
此前,市社工部因會議需求急需補充會議桌,市機關服務中心從公物倉快速調撥2張;市委辦辦公設備短缺,1張會議桌及時到位;市機關服務中心內部各部門及市統計局也先后通過調劑獲得所需辦公設備。截至目前,公物倉已累計完成10批次資產調撥,共為4家單位調配辦公家具、電子設備等70件。據統計,僅通過資產調劑,已為財政節約資金約4萬元,切實發揮了修舊利廢、節支降耗的作用。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確保公物倉長效運轉,機關服務中心聯合市財政局制定了《句容市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公物倉管理實施細則(暫行)》,明確“優先調劑、按需采購”原則。各單位需配置資產時,必須先從公物倉申請調撥,調劑不足時再按程序采購,從源頭上避免資產閑置與重復購置的“雙重浪費”。
在此基礎上,中心進一步完善配套制度,制定公物倉衛生管理、消防管理、搬運運輸等標準規范,讓每一項操作都“有制可循、有章可依”。同時,加強管理隊伍建設,落實“定人定崗定責”,嚴格執行資產入倉驗收、處置審核等流程,每月定期對倉內資產進行盤點查驗和維護保養,確保物資分區分類、整齊擺放,倉庫運轉安全有序。
下一步,市機關服務中心將繼續優化公物倉運行管理機制,加強資產信息化建設,推動管理更智能、調劑更高效。通過持續探索“以存量控增量、以共享促節約”的路徑,讓公物倉成為機關事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為全市節約型機關建設注入更多活力。
李 穎 竇姍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