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句 容 市 財 政 局
|
句衛發〔2024〕75號 |
各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市直有關醫療衛生單位:
現將《2024年句容市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句容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句容市財政局
2024年5月22日
2024年句容市國家基本公共衛生
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全面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實施質量和效率、效果,增強群眾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推動衛生健康服務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促進醫防融合,更好地保障轄區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強化項目組織管理,完善服務模式,以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為切入點,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深入融合,促進醫防融合,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涵質量,為轄區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二、服務對象
全市范圍內的常住人口。
三、服務內容
依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及《國家衛生健康委 財政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關于做好2023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通知》(國衛基層發〔2023〕20號),2024年,我市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實施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健康教育服務、預防接種服務、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置服務、衛生監督協管服務。二是不限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的地方病防治、職業病防治、農村婦女“兩癌”檢查、基本避孕服務、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健康素養促進等16項服務內容。
四、工作目標
2024年項目補助資金標準提高至103元/人,項目具體目標如下:
1.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服務。推進居民健康檔案信息化建設,促進縣域內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信息互聯互通;規范檔案管理,保證檔案真實性和規范性,提高檔案使用率和居民對健康檔案知曉率,加大電子健康檔案“隨身帶”服務宣傳力度,調動居民參與、更新、使用電子檔案的積極性;推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向簽約居民開放。全市電子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90%;全人群居民健康檔案使用率≥50%;電子健康檔案完整率≥100%;簽約居民健康檔案開放比例達90%。
2. 健康教育服務。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普及《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15年版)》。鎮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提供12種以上健康教育宣傳資料供轄區居民免費取閱;鎮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不少于12次健康教育講座,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6次以上健康教育講座;結合各衛生健康主題宣傳日,鎮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舉辦9次以上健康咨詢活動,每兩個月更換一次轄區內健康教育宣傳欄,播放不少于6種健康教育音像資料。結合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提供個性化健康教育服務。
3. 預防接種服務。強化預防接種單位主體責任,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一驗證”等預防接種核心制度,規范預防接種門診運行,嚴格疫苗、冷鏈管理,加大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管理,為轄區兒童提供優質、便捷、安全、有效的預防接種服務;做好入園入托兒童查驗證和查漏補種。0-6歲兒童建卡率達100%,免疫規劃類疫苗接種率≥90%,規范開展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AEFI)的報告和處理,AEFI報告率≥1%。
4. 0-6歲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提供新生兒家庭訪視、滿月管理服務、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加強分類管理,強化上下協作,做好體弱兒、高危兒轉診及后續跟蹤隨訪;規范開展兒童孤獨癥篩查;加強規范化兒童健康門診建設,與預防接種門診同步開設兒童保健門診,方便兒童接受健康管理服務;強化省婦幼信息系統應用。新生兒訪視率≥90%,兒童健康管理率≥98%,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年覆蓋率≥98%。
5. 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建立早發現、早管理、早救治的全程、規范、閉環式高危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網絡,完善孕產婦分級服務機制,落實高危孕產婦管理制度,規范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保障母嬰安全。強化省孕產婦健康信息系統應用。孕產婦早孕建冊率≥90%、孕產婦健康管理率、產后訪視率≥90%。
6.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持續建設健康管理體檢中心,進一步優化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流程,強化對健康管理各環節的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做好老年人健康體檢報告分析和結果反饋,加強后續老年人的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年內,完成8.8萬名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工作任務(任務數見附件),老年人健康管理任務完成率≥100%,老年人健康管理合格率≥95%,老年人簽約服務率≥80%。
7.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保證服務真實性,提高服務規范性,增強服務有效性。規范提供慢性病患者年度體檢、隨訪評估、分類干預和轉診服務,落實分級分類管理,實行 “三高”共管。加強慢性病一體化門診和慢性病并發癥篩查工作站建設和運行,推進慢性病篩防中心建設,以具備醫、防、管等能力的復合型醫務人員為核心,推進醫防融合,提高患者依從性和工作效率。完成鎮江市下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任務(任務數見附件),慢性病患者規范管理率≥65%,血壓、血糖控制率≥40%,慢性病患者簽約服務率≥80%。
8. 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加大高危人群中肺結核患者發現力度,實施重點人群肺結核病主動篩查,因癥就診、肺結核密切接觸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高風險人群癥狀篩查率達95%;對可疑者進行推介轉診,轉診率達100%;做好患者隨訪管理,監督其規范服藥,肺結核患者管理率≥90%,規則服藥率≥90%,肺結核患者簽約服務率≥80%。
9. 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進一步規范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發現、登記報告,提升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質量。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報告患病率≥4.58‰,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率≥97%,規范管理率≥97%,規律服藥率達80%,面訪率達85%,體檢率≥70%,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簽約服務率≥80%。
10. 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置服務。完善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制度,提升傳染病報告信息化水平,提高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報告管理質量,規范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傳染病疫情報告率、傳染病疫情報告及時率達100%,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率100%。
11.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完善衛生監督協管工作體系和工作機制,扎實開展好食源性疾病信息報告、飲用水衛生安全、學校衛生、職業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實地巡查工作,規范使用衛生健康監督協管報告系統,及時報送衛生監督協管信息。衛生監督協管信息報告率達100%。
12. 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實現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信息化;結合老年人和0-6歲兒童健康管理工作,為服務對象提供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問診信息錄入完整,體質辨識和保健指導齊全。老年人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74%,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率≥82%(任務數見附件)。
13. 新劃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按照國家、省、鎮江市相關要求,做好地方病防治、職業病防治、婦女“兩癌”檢查、基本避孕服務、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健康素養促進、老年健康與醫養結合服務等服務。年內完成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1000人、完成婦女“兩癌”檢查15000人、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完成400對,將兩癌檢查陽性人員納入簽約服務。(任務數見附件)
五、職責分工
(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領導小組負責全市項目工作的領導;領導小組下設項目辦,由市衛健委基層衛生與婦幼健康科牽頭,具體負責項目日常管理和督查、考核;衛健委各職能科室按照《關于調整句容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與職責分工的通知》(句衛發〔2024〕69號)要求,承擔項目資金管理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組織落實和督查、指導。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落實項目的主體。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具體承擔轄區內項目方案制定、項目任務推進和具體工作落實,對所轄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健康管理團隊進行督查、指導和績效考核;鎮、村兩級醫療衛生人員與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專科醫生組成健康管理團隊為轄區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完成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指定的工作任務。
(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技術指導中心。市衛健委組織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及二級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成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技術指導中心,承擔項目培訓、指導,參與項目督導、績效考核,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技術指導中心具體職責和工作要求按照《關于成立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市級技術指導中心的通知》(句衛發〔2018〕79號)要求執行。
(四)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及相關醫療機構。市疾控中心、市婦幼保健院、市衛生監督所、市精神病防治院、市中醫院、市人民醫院等相關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職責、分工按照《關于調整句容市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技術指導組成員的通知》(句衛發〔2020〕66號)要求執行 。
六、工作要求
(一)規范項目管理。基層衛生與婦幼健康科及項目執行單位要強化項目的組織管理,科學制定項目清單,加強項目工作進程管理和日常督導,完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強化績效考核結果應用。堅持“費隨事走、優績優酬”的原則,規范項目資金管理和使用,杜絕違規使用項目資金。將公共衛生專業機構落實項目技術指導情況納入對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市疾控中心、精神病防治院、婦幼保健院及衛生監督所要切實履行好工作責任,按季度開展項目技術指導,做好項目工作的日常管理,提升項目實施質量。
(二)完善服務體系。項目執行單位要健全項目管理組織,進一步完善項目負責人制度,落實鎮級項目管理責任,明確鎮村兩級醫務人員的工作職責和要求,保證項目工作平穩有序推進。要根據單位實際情況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員配備,保證鎮級婦幼健康服務人員數滿足轄區內居民婦幼健康管理服務的需求;要充實健康管理團隊人員,引入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專科醫生加入團隊,為團隊提供技術支撐,給群眾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衛生健康服務。
(三)創新服務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創新優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模式,提升0-6歲兒童、孕產婦、慢性病患者、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服務的規范性,增強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效果。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慢性病篩防中心和慢性病并發癥篩查工作站,規范開設全專科聯合門診和慢性病一體化門診,鼓勵全科醫生和上級醫院專科醫生參與重點人群健康管理,促進醫防融合。
(四)加強項目宣傳。加大項目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宣傳片以及各種新媒體途徑廣泛宣傳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倡導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調動群眾接受服務的積極性。加強對0~6歲兒童、老年人、孕產婦、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的宣傳和推廣,突出實效,明確服務內容、服務機構和服務路徑。注重在服務過程中開展宣傳,擴大家庭醫生在服務對象中影響力和美譽度。

